題記:
解開一個結,就是度過一個劫。
季羨林老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:
人這一生煩惱的根源,就在于不能處理好這三種關係,即:人與自我的關係,人與人的關係,人與世界的關係。
深以為然。
人一生,就是不斷找準自己位置、安頓好內心的過程。
當你對自己不再苛求、對他人不再強求、對世事不再執著,人生便輕鬆釋然。
一個人最好的活法,莫過于:對自己了解、對他人理解、對世界和解。
了解自己
希臘德爾斐神殿裡有一塊石碑,上面刻著五個大字:認識你自己。
了解自己,是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。
然而現實卻是,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最多,最忽略的也是自己。
一如林徽因所說:
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,匆匆地跟在時光背後,忘記自己當初想要追求的是什麼。
剛考入浙江省藝術學院的董卿,在大家皆選擇形體課的大勢下,她也隨波逐流選擇了自己根本不擅長的這門課。
尤其,她性格偏內向,為了迎合大家,常常強迫自己融入不喜歡的社交。
那段日子,是她一生中最擰巴的時刻,表面上言笑晏晏,內心卻早已面目全非。
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,人生是自己的,何必活在別人的標準裡。
她毅然放棄了形體課,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閱讀,開始了一個人孤獨卻詩意的讀書之旅。
後來,便有了那個滿腹詩書的知性女神。
尼采說:
「生命中最難的階段,不是沒有人懂你,而是你不懂自己。」
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獨一無二,活出自己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的真正使命。
在這裡,有一個人值得我們學習,他雖然寂寂無名,卻活出了令無數人渴望的樣子,他就是北宋詩人林浦。
他通百家、熟諸史,明明可以通過入仕而名動天下。
他卻選擇了隱逸山水,窮遊四海。
只因他清醒自己的性格與志趣,不與朝廷相投,他更無比清明這一生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
一句「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」,他活成了真正的陶淵明。
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說:
「人一輩子,要想清楚自己是誰,要做什麼,學會和自己對話,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。」
清楚自己的稟賦,明晰自己的定位,堅定走自己的路,是一個成年人最大的清醒與遠見。
循心而行,才能遇見光。
理解他人
看過主持人馬東講過的一個故事,感觸頗深。
他的母親已經76歲了,她有一個特別固執的習慣就是關燈,只要屋裡沒人,就會把燈關掉。
為此,他不計其數地跟母親解釋:這樣頻繁關燈會損害燈的壽命,而且亮著也費不了多少電。
然而,母親卻從未改過,兩人因此還紅過臉。
直到後來,他慢慢明白了,不是母親倔,而是節約用電這個習慣早已伴隨了母親一輩子,根深蒂固。
生活中的你,是不是也經常遇到類似的苦惱:
例如,老人總是喜歡囤塑料袋,把家裡搞得一團糟;
不管你怎麼催促,孩子還是慢得跟蝸牛一樣;
有時候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,可無論你怎麼解說,對方就是不理解......
其實,這些問題的根源也很簡單。
每個人的出生背景、成長經歷、認知層次不同,對同一個問題的見解自然不同。
就像你跟井底的青蛙說天地的無垠,跟生命只有三季的蚱蜢說一年有四季,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。
所以,理解每個人的處境,尊重對方的選擇,是一個成年人最通透的智慧。
正所謂,位置不同,不必苛求;認知不同,不必爭辯。
歷史上,柳宗元和韓愈兩人政見截然不同。
前者極力主張改革維新,後者卻堅決反對。
然而,私下里,兩人卻是一對至交好友,彼此理解對方的抱負,從未因政見不同而疏遠決裂,反而彼此惺惺相惜,成就史上一段「韓柳」佳話。
與人相處,多一分理解,就多一分從容;多一分寬容,就多一分和諧。
康德說:
「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,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,但我盡可能地去理解。」
並不是所有的魚兒都生活在同一片海域。
尊重他人的三觀,不苛責、不強求,是為人的修養,更是處世的大智。
當你懂得用兼容並蓄來回應不同的聲音,生活便海闊天空。
與世界和解
你看過電影《無名之輩》嗎?
有人拼命努力,可一次次與夢想失之交臂。
有人熱愛生活,可是一場意外,卻剝奪了她的雙腿。
有人無數個起早貪黑,想給家人一個好點兒的生活,可最終血本無歸……
影片中每一個人都在拼命地活著,可即使他們拼盡全力,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。
甚至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瞬間讓所有的努力化為烏有。
現實中的我們,又何嘗不是如此?
有時候,你的滿腔努力,卻未必會換來生活的好臉色。
可這就現實,沒有誰的生活總能如願以償,更有些事情我們無法左右。
所以,與其沉湎于不能更改的過去,不如微笑著面對未來。
一如周國平所說:
「我們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,但可以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,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不可避免的遭遇。」
看過《不抱怨的世界》,你就會被裡面的芙蕾達太太所震撼。
她,是一個大美人。
她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,子女雙全,丈夫疼愛,日子幸福甜蜜。
然而,禍從天降,一輛車碾過了她的臉。
一場交通事故讓她漂亮的臉蛋變得面目全非、猙獰可怖。
可令眾人驚奇的是,她卻從未抱怨過,始終微笑生活,甚至跟人開玩笑:你看,我這假眼球一點也不比真的差。
有人不解地問:你難道不恨這該死的命運嗎!
她笑道:恨?恨又不能讓我的臉好起來。
劉同說:
「過不去的事要過去,放不下的情要放下,翻過一頁,才能書寫另一頁。」
人這一生事與願違是常態,畢竟星星偶爾也被雲層遮住。
順境時不妨看淡一點,逆境時不妨看開一點。
改變你能改變的,接受不能改變的,命運自會豁然開朗。
▽
網上有一句話說得好:
人生就是一個個結,幸福全係于一個「解」字。
當你對自己多一分了解,人生便多一分坦然。
當你對他人多一分理解,人生便多一分淡然。
當你對世界多一分和解,人生便多一分釋然。
解開一個結,就是度過一個劫。
最後,願你我餘生不糾結、不蹉跎,人生縱有千千結,亦能一笑而過。
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