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換日線運動】打造更強的棒球,台灣需要什麼?

happy 2023/03/17 檢舉 我要評論

作者:李銘尉/數位行銷三刀流

經過熱血沸騰的一週後,2023 年第五屆 WBC 世界棒球經典賽 A 組預賽終于畫下句點。

台灣在本次賽會中打出令人感動的旅程,雖然先輸給巴拿馬,但連續兩場對義大利與荷蘭狂轟猛炸,一度暫上分組預賽第一;不過或多或少在休息有限的狀況下,最後一場對決古巴之戰,明顯感受到部分球員力不從心,最後結果只能飲恨敗北。A 組的 5 隊同為兩勝兩敗,在競賽規則之下,台灣排名 A 組最後,下一次的 WBC 很可能得從資格賽開始打起。不過,雖然排名 A 組之末,但卻挽回許多球迷對中華隊的信心。

台灣在世界棒球的排名雖位居第二名,但多數球迷都認為這是靠著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在賺積分,質疑中華隊在層級較高的賽事難有競爭力。甚至,不少球迷拿著國際比賽的標準來檢驗我國的棒球實力,只要輸了一場球,各種負面批評就會湧入,球員面臨龐大的壓力;相反的,「贏球治百病」,只要贏球就燃起對我國棒球的信心,這樣的現象不時出現。

贏球真的能治百病?

下表是筆者整理本次經典賽期間,對中華隊的正、負面評價。在第一天輸巴拿馬後負面評價充斥各大社群論壇,認為球員技不如人、教練調度失敗的批評聲浪湧起,P/N 比(正負情緒比)甚至不到 1,直至 3 月 9 日休兵日,仍有諸多批評。

但在 3 月 10 日勝過義大利後,P/N 比則高達 6.96,正面評價遠高于負面評價;3 月 11 日再以大比分擊敗荷蘭、躍居分組第一後,P/N 比達到 12.26。雖然在 3 月 12 日惜敗古巴,但 P/N 比則攀至 13.11 的高點。

同樣的中華隊,因為兩度擊敗強隊的效應,獲得國人的高度肯定,讓人不禁感嘆,原來贏球真的可以「治百病」?

賽前在各種評比中,中華隊都被認為實力應居 A 組之末,要取得一勝都有困難。除「紅色閃電」古巴是傳統強權外,義大利、荷蘭兩個棒球不興盛的國家都靠著「血緣」關係,徵召到許多大聯盟球星,成為另類的美國二隊、美國三隊。

論團隊星度,古巴有 7 人是大聯盟、日職的球星;荷蘭的先發打線則是「大聯盟 645 轟的全 MLB 打線」;義大利先發打線有 7 人是現役大聯盟球員;而從資格賽打上來的巴拿馬,最後都找到 5 名大聯盟的現役球員。至于中華隊,只有張育成一位大聯盟球員,吳念庭、宋家豪則為日職一軍的球員,單論星度,的確不及其他 4 隊。

談到薪資,差異就更大了。根據《職業棒球》雜誌針對 2022 年薪資的數據,台灣單一球隊每年薪資約在 1 億元左右,最高應該不超過 1.4 億元。而中華隊贏的兩場比賽中,義大利內野手 David Fletcher 一個人的年薪就超過中職整隊球員年薪,而荷蘭隊經典賽國手 Xander Bogaerts 一年年薪將近新台幣 8 億元,比整個中華職棒球員薪水加起來都還要高!

但是,中華隊卻繳出 A 組最佳的攻擊火力,在 4 場比賽 139 次打數揮出 44 支安打,包括 7 支二壘打、2 支三壘打、5 支全壘打,尤其 5 轟紀錄和澳洲、南韓並列榜首。論全壘打與得分都是 A 組最佳,3 成 17 打擊率也僅次于古巴的 3 成 19,A 組另 3 隊分別是義大利 2 成 83、巴拿馬 2 成 74、荷蘭 2 成 24,皆不及中華隊的打擊率。

台灣應援文化,讓世界都看見

另一項驚奇,則是本次台灣球迷所展現出的凝聚力,筆者曾經看過多次的國際賽應援,但沒有一次像這次如此感動、震撼人心,整場比賽不論時間長短、領先或落後,從開賽一路跳到比賽結束,不間斷地應援著中華隊。

「臺式應援」在本次比賽後已領先全球,雖然日職深厚的應援文化過去也影響著中職,但臺式應援不僅更激情,也更能帶給對手壓力,交戰的對手都直呼前所未見,古巴甚至還因此出面抗議。

大聯盟官方推特、福斯運動網和經典賽官方推特,也紛紛聚焦台灣的應援文化。大聯盟官網在臺義之戰的報導中,形容現場球迷一直不停地對中華隊應援,吉祥物、啦啦隊、球迷們幾乎沒有安靜地坐在位置上過。福斯運動網記者 Ben Verlander 在文章中寫道:「讓加油棒、旗幟、大鼓、喇叭、應援口號和啦啦隊走進大聯盟吧,我們在經典賽看到了棒球最純粹和美麗的一面。」

這次臺式應援團是由中華職棒 5 隊的應援團合力組成,還有 21 名精銳的啦啦隊隊員帶動現場氣氛,嗆司曲接棒有序,「Team Taiwan」氣勢足以震懾對手。筆者曾至美國看過棒球賽,現場氣氛只是「吵」,除了球賽本質之外,比起中華職棒真的平淡不少。 大聯盟退役球星,也是現任義大利總教練皮亞薩(Mike Piazza)更是用「驚嚇」、「震撼」來形容;《棒球美國》主編庫柏(JJ Cooper)同樣發文感嘆,美國球迷是棒球界最沒樂趣的球迷。

「地獄賽程」讓地主優勢消失?

中華隊展現出的奮戰精神雖然感動了球迷,應援文化也紅遍世界,但從賽程出來後,就不斷有球迷指出中華隊的賽程安排沒有地主優勢,並以「地獄賽程」來形容。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,主要是因為在 3 月 11 日的賽程對決休息滿 2 天以上的荷蘭隊,3 月 12 日又對決休息滿 2 天的古巴隊,等于在殘血的狀況下迎面滿血的敵手。

台灣輸掉巴拿馬後,晉級之路相對艱辛,卻連克義大利、荷蘭,燃起晉級希望。但連續兩晚在臺中洲際棒球場血戰打到深夜 11 點後,團隊兵疲馬困,在休息不足的狀況下迎戰古巴。最辛苦的一場就是中華隊 3 月 11 日深夜才與荷蘭隊打完比賽,12 日中午 12 點再迎戰古巴隊,終場以 1:7 慘敗。球員張育成的妻子更在 IG 分享,老公戰古巴前只睡 4 小時,而古巴選手賽前則已休息 2 天。

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和修復,極為重要。如果運動員睡眠不足,他們的注意力、記憶力、反應能力和判斷力都會受到影響,這對于運動表現是非常不利的。尤其在高張力的國際賽事下,運動員想要保持最佳表現,應該要確保能獲得充足的睡眠。古巴恰恰是以逸待勞,連本次賽事受到嚴格球數限制的投手群也獲得充分休息,面對他們晉級中最關鍵的一戰。

當然,也有人說古巴也有「晚接午」的賽程,同樣能夠贏,賽程規劃只是技不如人的藉口罷了。不過,A 組的巴拿馬、義大利及中華隊在「晚接午」的狀況下都輸球,而 B 組的中國、捷克也在「晚接午」的賽程下輸球,A、B 兩組共有 7 場這樣的狀況,總共只贏了 2 場,勝率很低;而 B 組另一場「晚接午」贏球,則是澳洲贏了實力弱上一截的捷克。

很多人認為,技不如人還怪賽程;但不就是因為技不如人,才要盡可能降低不利因素嗎?日本、美國即便實力堅強,也不會放過任何對自己有利的賽程安排,從結果來分析,A 組的 5 隊最終結果都是兩勝兩敗互咬局面,實力在伯仲之間,不禁讓人回想,若賽程安排對中華隊更有利,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?

負責承辦的悍創運動行銷表示,他們雖有主辦權,但場次的安排仍得聽大聯盟的。許多球迷憤怒地要悍創拿出紀錄,證明大聯盟在賽程安排上有介入,並湧入悍創的粉專與商家評論留下負評,宣洩輸球的不滿。

該議題的爭議點在于,悍創是否基于商業利益考量,將最後一場比賽的時間定在星期日的中午,而非晚上時段,犧牲了中華隊的睡眠時間。這些言論也非空穴來風,悍創總監高偉凱過去接受訪問時就曾透露,賽程是依照台灣球迷看球習慣安排,「我們有針對賽程去跟大聯盟來回確認去爭取,大聯盟官方給我們的回覆是,希望這賽程在台灣打,是一個公平的制度。」暫且不論大聯盟有沒有主導,或者是悍創有沒有積極爭取,但在 A 組中的荷蘭隊卻沒有「晚接午」的賽程,而是「午午休晚晚」的賽程,能獲得相對充分的休息,地主國卻沒有這樣的優勢,如果當時中華隊是按荷蘭隊的賽程安排,大聯盟有反對的理由嗎?

不過,可以確認的是,若中華隊是採用荷蘭隊的「天堂賽程」,會有兩個平日的中午時程,如此一來票房銷售會面臨考驗。因此可以看出中華隊本次賽程的安排,很大程度是依照國人「看球習慣」安排的,除了開幕週三當晚第一戰之外,週五、週六晚上,以及週日中午,都是迎合國人「看球習慣」,票房最大化似乎是主要考量。

悍創運動行銷總監曾在上節目受訪時說過,很希望經典賽在台灣舉辦,坦言當時他怎麼算都認為臺北大巨蛋會完工,所以票房上應該沒什麼問題。臺北大巨蛋原本是 4 萬席室內棒球場,北部球迷基數高、看球環境舒適,票價應該可以訂更高。但沒預期到大巨蛋遲遲無法完工,因此在容納 2 萬人的洲際棒球場舉辦。 為了提升營收,除了中華隊出賽場次內野熱區訂出打破台灣棒球史上最貴票價 3,200 元,是否在賽程安排上以「票房最大化」為考量,而最終設計出這樣的賽程,成為影響比賽結果的變數之一,的確有很多討論空間。

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