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49歲這一年,馬浚偉考上北大。
51歲,又考上公務員。
令人瞠目結舌。
馬浚偉身上,有太多奇怪的東西。
是明星,但考了一堆證,而且還在不停地考。
是演員,但又和普通人一樣考公務員。
是帥哥,但又不婚、不育、無兒、無女......
他給人的感覺,不太像是圈中人。
娛樂圈人來人往,似錦繁華。追求的,無外乎兩個東西。
一是名,二是利。
馬浚偉卻不。
出道將近30年,他說 : 「對不起,娛樂圈沒有改變過我。」
他自有底氣。
作為TVB最后輝煌的一代演員,見證過港圈的繁華,也親歷了沒落。
大起大落之中,風雨不動安如山。
看得清蜃景。
也放得下名利。
2
身為TVB的御用男主角,馬浚偉貢獻過不少高光角色。
《帝女花》里癡情滄桑的周世顯。
《洛神》里眉目如畫的曹植。
最經典的還屬《鹿鼎記》。
迄今為止,馬浚偉版的《鹿鼎記》,仍是觀眾心中最經典的一版。
金庸也曾親口蓋章,他的康熙是最符合原型的。
作為演員,馬浚偉足夠幸運。
但作為歌手,他并不順遂。
1993年,他憑借一首《李香蘭》奪得唱歌比賽的冠軍。
由此,華納唱片對他敞開大門。
隨后為他出唱片。
為了博人眼球,公司打出了一句口號:
「他不是學友,他不是克勤,他不是黎明,他是馬浚偉。」
幾乎把當時的歌壇頂流,都碰瓷個遍。
也幾乎,把幾家歌迷都惹炸毛了。
「馬浚偉是誰?
憑什麼扮黎明?
憑什麼媲美張學友?」
此后很長一段時間,「馬浚偉」三個字成了毒瘤。
所到之處,皆是嘲諷。
最嚴重的一次,是那一年的圣誕節。他接了商演,在百貨公司的廣場唱歌。
主持人介紹他時,故意開玩笑: 「下面有請很像黎明的那個人……」
全場立即喝倒彩。
馬浚偉當時就在后台,當即哭出來,腳下如灌了鉛,怎麼都邁不開步。